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学习 >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西方宽松的教育正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是真的吗?

时间:2017/12/15 11:48:43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教育产业网   阅读:523   评论:0

  最近不约而同地跟几位朋友都聊到《BBC纪录片中没敢讲的故事: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这篇文章,文章大意是这样,西方轻松快乐的教育背后,实际上在悄悄完成社会分层。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我来说说这几年在美国的观察和体会。

  我一直觉得教育够不够好,一个取决于老师的水平,另一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比例,为什么绝大多数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好?因为这个比例很高,顶级私立可以做到1比1,会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而在美国的公立学校,它的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学会,所以一个班二十来个孩子,资质最差的孩子家长会觉得“噢,这正是我家孩子需要的!”,而资质最好的孩子家长会觉得教学内容太简单太乏味了,他的孩子在这里是浪费时间。

西方宽松的教育正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是真的吗?

  那怎么办呢?于是他们的公立系统出了一些折中措施,有GT program(Gifted & Talented program,天才计划),让拔尖的学生学习更有挑战的知识;有其他形式的分组,比如逃逃所在学校今年开的I&E(Intervention & Enrichment)课程,学生按照能力分组,不同组别接受的教育内容和难度不尽相同。当然,也有一些特殊的program来帮助学习能力偏低的孩子,或者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帮助非英语母语的孩子。各种各样的这些Program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矛盾,我觉得作为社会统一提供的教育资源,其实已经做到尽可能的公平了,但的确不可能适合每个娃,于是,不满足且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自行去购买额外的教育,或者上更好的私立学校,这也合情合理。

  所以,现实的确如文章中提到的情况,“在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但这个分层不是悄悄的,而是摆明着的。

西方宽松的教育正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是真的吗?

  国内学校我想也存在类似情况,只是那条目标线不是划在最差的孩子那里,是划在中等或者中等偏上,所以总的来说感觉学习压力大。于是,也造就了这几年的一股“放养”风潮,而且还是打着学习西方“快乐教育”的旗帜。但也许大家对“快乐教育”这个理解是有一定偏差的。举个例子,逃逃回家经常会兴奋地跟我讲当天在学校学了些什么,比如之前曾经分享过的事务排序方法,体育老师安排的数学作业,还有即将分享的六顶思考帽,都是他主动给我讲的,为什么他会迫不及待地与我分享?绝不是因为他觉得学了什么对他人生有帮助的东西,就是觉得好玩,感受到掌握这个知识的快乐。我觉得这算是一种快乐教育,通过教学内容、方式的改变和设计,让孩子在快乐的过程中同样学到东西,而不是降低教学要求,减轻孩子负担,比如原来二年级该教乘法的现在只教加法,原来一天做20道题现在只做10道,这是打了折扣的教育,而不是快乐教育。

  但话又说回来,孩子一定要在快乐的状态下受到的教育才是好教育吗?

  我觉得不然,和我们成年人一样,他们同样需要一些挣扎,一些挑战,甚至一些小小的委屈,这些都是能帮助他们提升台阶的东西。就像跑步一样,克服了消耗糖元这个阶段之后会感觉轻松些,因为到了另外一个层次,开始消耗脂肪了。但是没有前面的难受和坚持, 就到不了后面这个层次。

  我们的应试教育,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可以让孩子获得挣扎和挑战的方式。关于应试教育,我想换个说法,就说成是扎扎实实地通过大量的练习,或者大多数封闭性题目的训练来掌握知识的教育,我们可以把它说成hard skill。实际上,这种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是我们做开放式思考的基础积累。比如以前曾经给大家介绍过逃逃做的那个生日派对设计的例子,它本身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设计结果都有它的原因和道理,孩子们可以开放性地思考多种可能,多种组合,我们可以把它说成soft skill。但是,如果没有一些基本运算知识的积累(比如买东西的钱傻傻算不清楚),就会让整个设计过程变得很痛苦,甚至进行不下去。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是,高举旗帜地反对应试教育,或者反对西方“快乐教育”,这种鲜明的态度本身很吸引眼球,但我觉得不是我们每一位家长需要关注的重点,非得分个孰优孰劣出来。我们需要的还是在客观环境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条件下,怎么实实在在地帮助孩子,比如国内的孩子,hard skill训练多,可以适当帮他补soft skill的学习;比如海外的孩子,学校教授的soft skill多,忽视了基础知识的积累,孩子也没有得到足够的challenge,那么可以适当在这方面做一些补充。

  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与其全依赖学校,不如按照孩子实际情况,在现有的环境下进行适当调整,帮他找到更好的成长之路。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