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学习 >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腾讯研究院助力全国首场网络法公开课举办

时间:2018/11/5 14:52:35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教育产业网   阅读:460   评论:0

  2018年10月26日,以“新时代,新规则”为主题,由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主办,腾讯研究院与同济大学法学院承办的“网络法公开课”全国巡讲第一站在同济大学举行。

  此次公开课,是国内首场以网络信息法为专题的公开课,旨在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和网络空间法治化的重要思想,通过政法新媒体的创新形式广泛传播新时代网络法治的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制度成果,让更多青年学生以及社会大众了解互联网法治建设历程,掌握更加全面、前沿的网络信息法理论知识和产业趋势。

  活动现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李林,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汉华,同济大学副校长江波,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致辞。监管部门、学界和产业界的7位嘉宾登台,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传播科学、文化的TED演讲新形式,区别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报告,就法律与产业关系、平台责任、人工智能的法律挑战等前沿交叉话题,多角度切入网络信息法,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复杂的问题讲透彻、讲鲜活,让在场600多名同济师生快速了解网络法面貌,并激发了学生们深入研究的热情。

  李林会长表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和行动指南,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在新时代我们的使命之一就是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从法治大国走向法治强国,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强国梦。那么就需要新规则,来调整新的社会关系,规范新的社会行为,构建新的社会秩序,分配新的社会利益,从而实现新时代的社会公平正义。李林还提出当下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和基层治理需要“4+3”的治理模式,即政治、法治、德治、赛治四种治理方法,加上他治、自治、共治三种治理形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作用,要在新时代运用新规则,用我们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新的科技手段、科技方法来管理国家,治理社会,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幸福生活。李林认为,公开课是一次有益的实践,用适应网络时代传播规律的方式,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带来的全方位变革、挑战,以及如何构建与科技、产业创新融合、结合的新规则,深入浅出地描述出来;用学生们更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正能量浸润“网络原住民”的心田,培养契合时代需要的人才队伍。

  江波副校长首先对网络法公开课全国巡讲的首场活动走进同济大学表示欢迎。他表示,网络法公开课走进校园,面向青年学生们传播网络信息法知识和理念,培育学术新人,对于深入宣传、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络强国重要思想,推进互联网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同济大学在按照中央的要求奋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将进一步加强法学主干学科和基础学科的建设,积极发挥学校的多学科优势,推动网络与信息法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汉华认为,法律是把双刃剑,设计得好,是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加速器;法律设计得不好,是前进的绊脚石、无形障碍。而网络时代法律面临的挑战尤为突出,因为网络的特点使得传统法律规则迅速过时。因此,要实现良法善治,需要把握新规则的几个基本特点。一是要从过去“步步为营”的过程性监管向“管住底线,放开上限”的创新发展转变,既要有效防控风险,守住安全底线,又要力争上游,持续推动创新;二是规则与技术相互融合,从单纯的规则治理到规则与技术的共同治理,形成双重治理的变奏曲。技术发展需要规则护航,而规则治理的领域,技术也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如大数据辅助裁判系统;三是法律也需要打破过去的部门法边界,迈向以边界融合为标志的新时代。

腾讯研究院助力全国首场网络法公开课举办

  会场外 “网络法二十年发展历程展览”引起了广大师生关注。1994年《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颁布,为互联网产业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展览以此为开端,历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入法、个人信息保护加强、《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出台等20多年网络法治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全面展示了网络法治构建及规则演变的历史进程。20年来,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持续发展,正成为全球竞争的新制高点。20年来,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并正加速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展览以图文形式生动阐述了互联网法律政策与产业升级紧密相连、良性互动的关系,新时代新规则正趋于理性、科学。

  腾讯研究院司晓院长现场演讲进一步厘清了互联网发展与平台治理规则的密切联系。从PC时代开始,避风港规则给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从而助推网络平台经济快速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人的身体功能的延伸,互联网从信息连接升级到服务连接阶段,平台对交易的介入深度以及平台的技术能力、对风险的识别判断能力等都相应增强,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新技术趋势下,腾讯不断探索技术在平台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比如,微信公众号通过“原创认证”功能保护原创内容、营造创作者友好型生态;通过社会化众包的“谣言过滤器”和“微信辟谣助手”等,联合各方力量去除谣言等有害信息;通过腾讯云输出的安全、鉴黄等能力,为合作伙伴提供数字化助手,共同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目前已进入到互联网赋能产业的ABCD(AI/Block chain/Cloud computing/Data)新时代,司晓呼吁大家关注区块链、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代码之治”(rule of code),实现更高效的平台治理。同时,他还表示,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20年来从单一的社交工具演化为多元化的产业生态,希望能为法学界提供丰富案例,做好产业和学术界的连接器,为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贡献力量。

腾讯研究院助力全国首场网络法公开课举办

  此外,由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网法律中心主任张平带来的《为什么要给机器人署名》;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互联网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薛虹带来的《智能合同之法》;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法制工作处处长李菁菁带来的《你所不知道的网络犯罪》;腾讯研究院产业经济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李刚带来的《互联网究竟有多大》;以及由爱奇艺法律部法务总监胡荟集带来的《短视频是“免费午餐”吗》等主题演讲,内容生动、角度多元,精彩观点引发听众热议。

  此次网络法公开课作为法学界第一次用TED演讲的形式进学校、进课堂,引起了各界兴趣和关注。同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徐钢在采访中谈到,网络法公开课是教育创新的优秀“载体”。据周汉华副会长介绍,截至到去年年底,已有37所大学设立了网络信息法相关的研究机构。这次公开课是要向更多的学生传递网络法观念,同时为网络信息法课程建设累积好材料、设置好话题,更广泛地传播社会主义网络法治思想。来自同济大学法学院2018级法学硕士研究生刘宣廷听后表示,与传统的课堂模拟教学不同,公开课聚集了很多专业、行业大咖,短短十几分钟演讲浓缩了大咖们的丰富实践,分享了最前沿的热点问题及独到观点,这比我们自己去看一些文章、论文来的更直观。土木工程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心怡表示,作为非法学专业学生,现场内容十分丰富有趣,又开阔眼界,获取了自己专业外的全新知识,希望将来能够了解更多前沿内容,并希望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

  未来,网络法公开课的组织、参与形式还希望引入更多学校、企业和机构,更精准地把握时代命题,引导学术界、产业界持续分享对新时代新规则的研究和思考,引导青年学生关注产业实践,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提升,增强未来个人就业竞争力,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的新载体、新平台。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