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道宝,副教授,汽车维修高级技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诊断领域高级工程师,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大学培训讲师。擅长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及相关教学和培训。发表论文10余篇,编写教材5本,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5个。
耳听发动机辨识声音,手摸方向盘感受震动,以此来推断故障原因,中医里的“望闻问切”,放在汽车维修领域也同样适用。而熟练掌握这项技能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操经验。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罗道宝就是这样一位盛名远播的“汽车医生”。
从企业一线到三尺讲台,罗道宝与汽修已有25年交情,他喜钻研,善啃硬骨头,经手解决的多个“疑难杂症”案例在全国得以推广,作为一名“传道授业”的师者,他将所学倾囊而出,只为培养更多“高精尖”的汽修诊疗匠才。
“死磕”难题 对症下药
1997年,罗道宝从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今长安大学)毕业,就职于河南裕港集团一汽维修站(后改为4s店),两年后升任技术总监,是大家眼里的“高材生”,专攻“疑难杂症”、技术难题等。
上世纪90年代末,汽车行业处于从化油器到电喷技术的发展变革中,维修工不熟悉电控技术,面对故障往往要走很多弯路。“搞不清原理,容易把小问题放大,比如检测了电源正极,忽略了负极,还有一些小问题是搭铁线松了导致的,稍微处理下就可以了。”意识到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罗道宝利用懂英文的优势,开始研究英文资料、说明书,去厂家参加培训,消化吸收后再给工人们讲解,小半年时间,大大提高了维修站整体工人的素质水平。
一辆车有上万个零件组成,出现了故障,不能把汽车大卸八块,看哪里出了问题再修,只能通过技术检测、数据分析,结合经验判断开具处方,再确定维修方案,这是一项体力活,更是脑力活。让罗道宝印象深刻的是多年前对一辆帕萨特V6轿车行驶中“飘”故障的解决。
“这辆车是在一次事故碰撞修复后出现的车身不稳的情况,刚开始师傅们按照正常的程序来维修,更换过减震器,做过四轮定位,能想的法子都想了,还是没排除故障,车主和维修技师都很头疼。”罗道宝说,工人们向他反馈后,他也觉得很奇怪,开始研究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罗道宝从维修手册、车身结构开始研究,他发现,在常规底盘定位中,有车轮前束、外倾、主销后倾和主销内倾等常规参数,但这个车型还有个前束恒定值,即汽车两个前轮前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后端之间的距离之差,“当时这款车算新车型,别人都没注意到这个参数,我要求工人来定这个参数,定的时候发现这个参数还真是有问题。”罗道宝说,他根据这个参数来分析故障,排除车“飘”并不是传统的底盘出现的问题,而是车身修复的时候没有修复到位,重新修复车身,固定参数后,车“飘”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后来,罗道宝将此次案例写成论文,发表在《汽车维护与修理》杂志上,并形成典型案例上报汽车制造厂,解决技巧得以在全国推广,时隔多年,仍有不少同行向他询问这个故障难题,每一次,罗道宝都耐心指导。“做汽修就得爱钻‘牛角尖’,对技术敏感,才能探查到细微之处,解决别人不好解决的、容易忽略的问题。”
“精细”教学 匠心师者
2008年,罗道宝来到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教学工作,从企业一线解决难题到学校培养人才,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始终未变。
教学中,他经常跟学生们讲,细心是学好技术的关键,做汽修不能光求速度,要先求质量,在质量基础上求速度。比如修线头,不少初学者为了省事,胡乱扭成一团,短期不影响什么,时间久了有可能会导致自燃等严重性后果,“我要求同学们必须严格按照剥线、接线、包扎等步骤进行,特别是包扎,线束维修的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在保证线束固定牢靠的同时,还要确保线束在后期的工作环境下不被水、油、尘所侵蚀。防微杜渐的心态要秉承到底。”
作为一名有多年企业工作经验的老师,罗道宝也将日常维修技巧、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比如汽修中对电路和电控来说,导线出现的问题不多,但导线和导线连接的地方即插接器出现的问题较多且隐蔽,多数修理工都不怎么注意这个问题,罗道宝在教学中跟学生们反复强调这一小零件的关键性,教学生们如何去观察、判断、检测这个地方是否出现了问题,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2016年他教授的一名学生毕业后到郑州一家4s店工作,入职不久就解决了一辆迈腾车大半年都未解决的难题,故障就出在插接器这个地方。“这辆车偶然会出现加不上油、冒黑烟故障,熄火重启后又好了,时断时续,反反复复,让车主很苦恼。”罗道宝讲述,维修工人们按普通的方法进行清洗、维护、保养,个把月还是会出现类似问题。在一次轮值中,该学生恰好负责维修此车,利用老师教授的“症状模拟法”来诊断,发现没有在行驶状态下发动机出现了抖动、冒黑烟情况,这一故障的原因范围就是出现在插头上,通过查看各个接脚,最终找到了问题所在。“学生在店里都出名了,2年就当上了技术经理。”
汽车的“电”更复杂,出现故障后不容易看到、量出,检测信号还有更复杂的电控程序和逻辑,日常教学中,他根据学校的育人理念,从学生中发掘爱钻研、对技术敏感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从而带动全组、全班的进步。这种培养方法在职业技能比赛中获了不少奖项,也带出了不少汽修“尖子生”,一到毕业季就有不少企业向他要人,“学生们这么受欢迎,当老师的是最开心的。”
教研一线 潜心育人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也不断发展,汽修行业的相关车企开始逐渐增多并走向成熟,不断向大规模、高档次、高水平方向转型。目前,汽车行业各大企业纷纷从人才培养的源头开始布局,与学校合作开设校企共建班。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不断优化人才梯队的培育问题。在学校统一安排部署下,罗道宝也积极参与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和“宇通蓝色精英班”具体实施中。
根据目标,现代学徒制主要是培养能胜任车身底盘装配、汽车电器装调、汽车承装、汽车工艺、质量检测、生产车间班组长等岗位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宇通蓝色精英班”以“订单”的形式,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技能人才。
两项人才培养计划,罗道宝倾力参与,从企业走访、方案制定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事无巨细,出差、加班也是工作常态,他乐此不疲。
“不断开拓创新现代汽车维修领域新技术,助力培养更多与国际接轨的高级汽车维修人才,人尽其才,是学校的愿景,也是我的初心。”罗道宝希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学生知识、技术、能力、素养四位一体,真正锤炼出全新汽修创新型人才。(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