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产业新闻

中国教育创客遭遇场地之困

时间:2015/12/30 23:12:19   作者:王宝珠   来源:中国培训之家   阅读:764   评论:0

教育类创客初创期遇到的最大痛点,不是学员,不是师资力量,而是教室空间平台。

在电影《中国合伙人》里,有这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

漆黑的冬夜里,雪花从没有玻璃的窗户外飘了进来。一群师生挤在一间破旧不堪的厂房里上课,他们是用手电筒照明。

这是三个年轻人事业的起点,最终通过努力打拼,一步步走向成功,引发了许多教育类创客的共鸣。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当创客精神与教育相遇,“教育创客”便诞生了。“创客”起源于美国,它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创客》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曾放言“创客运动正在掀起第三次工业革命”。

其中,教育类创客是一种特殊创客类型。它不同于传统教育,是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员们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

师资、生源和场地,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前两者对创客来说,更多是商业模式的考量,而场地则是这个生态链里的最末端,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像电影里一样,三个英语教育合伙人,在初创期遇到的最大痛点,却不是学员,不是师资力量,而是教室。因而,他们在草创时期,只好在废旧的厂房里暂时栖身。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教室一般集中在国有教育机构手上,很难对社会开放;而一些大型民营教育机构,拥有自己的教室,但顾及竞争对手和其他风险,也鲜有对外出租。

一位专门从事会计师培训的创业者认为,即便是租到了一个相对满意的场地,巨大的风险和昂贵的租金,也可能扼杀一个教育创客的激情。

“租借学校的教室,经常会遇到‘撞车’的情况”。他说,如果一次课程受到影响,将对公司产生致命的影响。创业初期的几年里,他经常像“打游击”一样。

处于初创期的教育创客们,没有多余的资金长期租场地和装修。而且,社区商业裙楼里的教室,比租赁标准化写字楼的投入更大。在共享经济下,教育产业亟需一种精装、可供租赁的教室业态。

一直以来,社区商业主要是以集餐饮、洗车、零售为主,很少有适合不同年龄层面人群学习的体验式教育场所。有分析指出,这些禁锢在浓厚的社区商业模式,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如果将一些社区商业改造成教室业态,会进一步刺激创客教育市场,他们可以集中经历去寻找师资和做市场,没有教室场地的后顾之忧。

古人言“活到老,学到老”。在13亿人口的中国,教育产业是一片蓝海,年龄跨度可以从0-100岁。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教育产业约有1.8万亿元市场规模。

一位教育界专家表示,教育创客将在未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事实上,很多欧美国家都在社区里开设不同的教育创客空间,为学生基于创造的学习提供了环境、资源和机会。在中国,这还处于起步阶段,

不过,最近几年,一些教育类培训班的店招,也开始出现在社区周边,让小区居民能就近选择再教育。据调查发现,这些教育机构主要是以新东方等大品牌为主,而初创期的教育创客们,依然很难找到相对固定的教室空间。

要发展多形态的中国教育产业,处于最末端的教室,成为绕不开的问题。在共享经济下,除了要关注创客们自己创业时的办公空间,还须围绕他们的痛点做进一步延伸,实现如教育类产业链对空间需求的闭环。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