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学习 >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时间:2018/12/19 11:48:18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教育产业网   阅读:453   评论:0

  孩子生日,到底要不要订个大蛋糕送学校去?

  最近,闺蜜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花800多订好蛋糕,特意叮嘱多放女儿喜爱的草莓,还买了两箱她喜欢的零食,送到学校。结果小公主不仅不理她,还一脸嫌弃。原因是妈妈没有给她准备生日道具!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马景涛式的咆哮,扎心。

  生活需要仪式感吗?当然需要。可什么时候开始,生日变成了大型拼娘现场?送孩子生日礼物,一个小小的仪式,也变成欲壑难填了呢?

  号称每一道辩题都是依据生活中的现实困扰,做过大量调研分析的《奇葩说》,有一道辩题是“伴侣用心准备的礼物很丑,要不要跟TA说”。在成年人的日常清单中,送礼物应该不算重点了吧,可竟然是很多伴侣的困扰。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可想而知,对于孩子来说,每一个小仪式感都不是小事。

  有条很火的新闻,讲的是国外一个富二代女孩,16岁生日时想要一台白色兰博基尼Aventador作为礼物。考虑到超跑不好驾驭,女儿又是刚学习开车,父亲买了一辆兰博基尼Contach(康塔什),想给女儿先练练手。 结果女儿满脸嫌弃,称“这就是垃圾”。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都说童年时受到的教育将影响人一生。关于仪式感的基础逻辑不解决,毁的可就是一个孩子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整个人生了。

  1 无感的仪式感

  仪式感这两年被各种刷屏,结婚一定要办隆重的婚礼、早餐要像奥黛丽·赫本穿得精致优雅、书桌上美美地放瓶花就是仪式感。

  可仪式感只是因为多了一枝花、换了件衣服吗?当然不是。仪式固然重要,但如果空有仪式,脱离情感,充其量不过是空中楼阁般的“伪仪式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以生日来说吧,在我们小时候,一碗长寿面,一颗鸡蛋,就能高兴好长时间。没有人去在意面条造型好不好看,也没有人觉得鸡蛋不是心形就没有仪式感,因为一大早趴在灶台看妈妈亲手擀面,那种小确幸才是幸福感的全部啊!

  再比如说办婚礼,有人为了攀比,为了面子,别人有豪车列队,她就要更豪的,别人彩礼丰厚,她就要更大钻戒。仪式功夫做得很足,可假如没有赋予爱和意义,钻石也不过是碳元素集合体,20克拉又有什么意义?

  作家三毛够浪漫诗意了吧,可在《撒哈拉沙漠》里,她是这样描述婚礼的:在沙漠上,穿着一身朴素的细麻布长衣服,带着草帽,没有花,别了一把香菜在帽子上。踏着凉鞋,和刚下班的荷西一起,走路到镇上的法院结婚。三毛说,“漫漫的黄沙,无边而庞大的天空下,只有我们两个渺小的身影。沙漠,在这个时候真是美极了。”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有位哲人说,“你不可能在‘麦当劳’旁边的十字路口,找到上帝”。在快餐时代,时间是奢侈品,忙忙碌碌,生活节奏如同上了发条停不下来。如果没有一颗敏感而天真的初心,善于捕捉那片柔软,再美好的生活也了无生趣。

  2 东方美学里的仪式感

  有位台湾朋友分享,他们家孩子过生日,从来不吃蛋糕但一样很有仪式感。

  一大早,大人会煮好鸡蛋,染成红色,由小寿星把鸡蛋分给兄弟姐妹、左邻右舍,鸡蛋涂红寓意健康平安,剥鸡蛋象征新生命诞生。小寿星要对妈妈说感谢,因为生日这天也是母亲的受难日。

  他说,并不是买不起蛋糕,只是中国人骨髓里的深沉内敛,与西方庆生彰显自我和个性是完全不同的。送鸡蛋,手心向上,代表给予,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恩母亲,不忘出身,重视家庭伦理,这都是中国人特有的仪式感和表达方式。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在这样的环境浸润下,孩子更多一份敬畏和尊重。一次他们家庭聚餐,在一家西餐厅,每人各自点好餐后,他有事便出去了一趟,等他回来发现,已经有好几个人的食物上桌了,但没有一个人动筷,连还在幼儿园的小儿子都在安静等候。

  朋友好奇问道,“不是早饿了吗?你们怎么都不吃啊?”小儿子回答:“姐姐说了,我们要等爸爸一起,人到齐了才可以吃!”

  “人到齐,再动筷”,是中国传统中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从小长辈们就这样要求,朋友说他并没有觉得很特别。直到那一刻,小孩子自觉遵守,自觉维护,“等待”这个小小的动作就让吃饭变得特别有仪式感。

  倒不是说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所谓仪式感,是源自内心的感动,对生命、对自然、对礼节的尊重,是人与文化、情感的连接,而不是盲目追潮流。

  3 李亚鹏的境教

  前几天,李亚鹏和女儿李嫣再次上了微博热搜,父女俩一起做公益,穿着李嫣亲手绘图的服装,亲密无间,看着就十分美好。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有人说,李嫣一出生就带着生理缺陷,在巨星父母的光环下,在离异家庭中成长,却积极阳光,温暖有爱,丝毫没有星二代的骄纵傲慢,与李亚鹏的育儿观有很大关系。

  李亚鹏崇尚自然境教,很多人可能已经遗忘了的24节气,对李亚鹏父女来说,却是非常有仪式感的日子。在董卿的采访中,李亚鹏就说过,他会带着女儿对自然天气24节气进行科学观测,一坚持就是七年,风雨无阻,从未断过,每个节气去十三陵水库做科学观测,共160多次,观测气温、水温、植物、动物、标本等等。

  为什么要重视节气?因为24节气是中国传统中与自然对话,感受东方美学与智慧,天人合一的重要仪式。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在钢筋水泥包围中,在网络和电子化产品所构建的虚拟世界里,一切都是工业标准化的产物,习惯了低头而极少仰望星空,也让人逐渐失去观察自然的耐心,以及理解东方美学的能力。

  以24节气之首的冬至日为例,99%的人知道“冬至大过年”的说法,知道一家人要团圆,但鲜有人知的是冬至日其实有“拜圣寿”、“拜塾师”的传统,“拜圣寿”即祭拜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拜塾师”即为孩子拜师找私塾。

4国际化课程与中国仪式感

  回归自然,注重体验,而非灌输,李亚鹏式的教育在中国也并非独一例,在南中国就有一所小学,把中国传统节气冬至日融入到课程体系来组织。

  这所学校绝不是简单举办个庆祝仪式热闹下,而是由学生主导,以国际化教育形式复兴传统。比如说传统的九九消寒图,孩子们在梅花图像中学习计时,感知古人如何将天文与数理、书画融为一体。再比如亲子合作,手工制作气象娃娃,柔软的棉布像云朵一样,表达阴晴雨雪。还有集体诵读《论语》,着汉服、听古琴,亲手做寓意为家人祈福的五行汤圆,以及传统长桌茶敬奉师长等等。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这所学校名叫(中黄国际教育旗下的: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中黄外国语小学、中大附属外国语小学),他们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冬至·起家”,是36个超学科探究主题下“庆祝Celebrate”里的主题活动。学生们前后花了六周的时间,带着疑问出发,自主探究,查资料、读典籍,外出文化馆实地学习,梳理归纳形成自己的理解,并用孩童化的方式表达。古诗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所学校的理念就是激发学生内驱力,鼓励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冬至日是以对外开放的形式来举行一场新生入学交流会庆典,面向全广东邀请幼儿园大班小朋友及家长共同参与,目的很简单,实现学生们的一个愿望:希望更多的家长们和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节气多一点了解,也感受下与物质与金钱无关的传统仪式感有多美!

报名方式:

  1. 扫一扫在线报名:

多少孩子的教养就毁在了伪仪式感上

  2. 电话报名:

  180-2720-5905(同微信、中学部)

  180-2720-5013(同微信、黄埔小学部)

  130-4422-3327(同微信、白云小学部)

  交通指引

  1、广州市黄埔区丰乐南路438号(地图搜索: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

  2.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188号大院之61号(地图搜索:中黄外国语小学)

  3、广州市白云区同和南湖路998号(地图搜索:中大附属外国语小学)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