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产业新闻

优兔国际美育释放孩子天性,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时间:2019/8/30 17:57:08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培训之家   阅读:382   评论:0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给他一支笔,家里的墙壁、沙发、地板上都可以是他们创作的天地。

图片1.png

从3、4岁开始,画笔、一张纸就可以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这个时候,作为家长大多都会想:“给孩子报个画画班试试吧?”

可是面对鱼龙混杂的培训机构,家长该如何选择?

一位妈妈给出了答案,她的孩子在优兔美术学画画。

图片2.png

说起为什么要让孩子在优兔美术学画画,这位妈妈说:最开始是希望孩子能掌握一门艺术爱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确实如此,现实中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画画要么就是玩一玩,要么就是学个一技之长,将来让他有一个可以写写画画的能力。这样看来,孩子学美术是个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看到有很多美术院校刚毕业的学生,对绘画有一点点初步的知识就开始在培训机构里教孩子画画了。

图片3.png

后来发现儿童美术并不简单,这位妈妈说,来了优兔美术之后发现,孩子的每一幅画都在表达他们自己的情感,想法,而优兔美术的老师更多是引导孩子们去表达。身边的很多家长对优兔美术的认可度普遍都很高。

图片4.png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家长放弃专业的美术教学班,而选择在优兔美术的美术班呢?在跟这位妈妈聊天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原因:

1、科学的课程设计。依托先进的芬兰教育理念,建立在孩子心理认知、生理阶段特点和儿童绘画发展规律上。

孩子的绘画是根据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优兔美术,有针对3-4岁孩子涂鸦特点的美学启智班,4-5岁孩子的美学感知班,5-6岁孩子的创意表达班,6-9岁孩子的创意拓展班,9-12岁孩子的艺术创作班,10-16岁孩子的艺术造型班。

“根据不同时期孩子的绘画特点,来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方案,这样的课程设计我们都很认可,而且不管是哪个阶段,优兔美术的老师都鼓励孩子大胆、自由,随心的绘画。”这位妈妈说。

图片5.png

2、优兔美术的课程不局限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老师对孩子们的创作训练,也不是只是着眼于教会学生画一幅画,做一个雕塑……而是全方位地培养创意及想象力、认识艺术情境、发展技能和培养评赏的艺术能力。

在优兔国际美育,没有教材绘本让你照着画。

老师评价孩子的作品,也不是画得像不像,而是这幅画的故事精不精彩,色彩绚不绚丽。

“注重孩子的想象力是我选画画班优先考虑的一点”这位妈妈说,同时据在优兔国际美育学习过的其他家长反馈,老师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不会让他照着画,也不会要求孩子必须要画得像,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孩子的想象力、画画水平有明显的提升。

图片6.png

3、小班制教学,并且会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适配不同的教师。

老师通过游戏、视频、绘本、问答等方式引导孩子深入课堂,引导孩子们散发更多想象力,用互动创作的方式学习并掌握当节课的知识点并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想法。

课后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进度及成果。

配备助教老师,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尽情创作。

图片7.png

最后,在引导孩子观察世界的过程当中,将美术知识紧密衔接,打破单纯地强调美术学科的局限,尽可能体现各学科课程的融合,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力和探究能力。

优兔国际美育的老师不仅有过硬的专业美术知识,而且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学、年龄特征及相关儿童知识。

据这位妈妈透露,教她孩子的老师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知名美院,她还没遇到过老师教学质量差、经常更换老师的问题。

那么多的家长认可优兔国际美育,那优兔国际美育究竟是什么样的儿童美术教育机构?

图片8.png

优兔国际美育主要针对3-16岁孩子的创意艺术课程。自2014年成立至今,依托先进的芬兰教育理念,采取多元创新的教学形式将美育教育渗透进课堂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帮助每一个孩子在安全、创意、快乐的艺术氛围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兔国际美育创始人刘映东先生认为:一名在美育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止拥有真正的艺术素养,更呈现出一种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的艺术教育,是通过美育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好奇心、实验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多元的文化意识。

相信在优兔国际美育的努力下,在未来将有更多的孩子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拥有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达到诗和远方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