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产业新闻

解读“腾讯教育智脑”:实现精准“教”、“学”、“管”

时间:2020/9/10 17:04:52   作者:王小语   来源:中国培训之家   阅读:331   评论:0

9月10日,在2020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智能教育专场上,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汤道生正式宣布,在“腾讯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发布面向教学场景全流程的操作系统——“腾讯教育智脑”,助力教育管理者、学校、机构,实现高效教学和管理。

汤道生表示,在疫情的影响下全国3亿师生把校园与课堂搬上了云端,经历一场规模空前的“线上迁移”,数字技术首次大规模、长时间地深入课堂,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这背后是过去几年教育信息化累积的成果,也为未来的智慧教育探索出了更多可能,教育信息化正在进入以使用者为中心、以云端为载体,强调整体规划的全新阶段。

基于此,腾讯教育将自身能力进一步整合,希望更深入满足教学场景全流程的需求。据介绍,腾讯教育智脑以统一身份认证为基础,以场景化教学工具为抓手,以结构化的知识图谱为支撑,助力教学全场景数字化——让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可测量、可优化,最终助力管理部门、家长、老师、学生实现一体化的精准管理、智能化的精准服务,陪伴式的家校沟通,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精准教学。

从解决方案全景图到教学场景全流程操作系统

实际上,疫情期间,腾讯教育也聚合合作伙伴的力量,并将自身多项能力、产品开放出来,构建“教育科技战疫”防线,为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各地中小学、高校、教育机构,及老师、学生,提供在线直播课堂、在线课程,以及在线协同办公、教务教学管理等相关产品、技术、内容资源。其中,数百万老师通过腾讯课堂、腾讯智慧校园、企业微信等产品快速开课;而腾讯企鹅辅导联合中科院、北师大等机构制作的公益课,也面向全国学生送出了100万节。

疫情倒逼之下,教育科技深入教学场景,推动教育信息化进一步落地。汤道生表示,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发生三大变化:第一,教育信息化建设从重硬件转向重软件,从规划者为中心走向使用者为中心;第二,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强调“本地部署”,走向“云化部署”;第三,教育信息化建设从单体规划,走向统筹布局。

这一背景之下,无论是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还是用户对于相关应用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量变”走向“质变”。汤道生表示,正是基于此,在“腾讯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正式发布“腾讯教育智脑”,希望更深入满足教学场景全流程的需求,让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可测量、可优化,最终助力管理部门、家长、老师、学生实现一体化的精准管理、智能化的精准服务,陪伴式的家校沟通,以及个性化、多元化的精准教学。

解读“腾讯教育智脑”:实现精准“教”、“学”、“管”

腾讯教育方面表示,“腾讯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决方案”是腾讯教育的解决方案全景图,而腾讯教育智脑是面向教学场景全流程的用户操作系统。如果说WeLearning是一台电脑,那么“腾讯教育智脑”则是一个操作系统。

助力教育效率和品质的“双项提升”

“腾讯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科技的力量,助力更好的教育。”汤道生提到,希望以智慧化的操作系统,助力教育管理者、学校、机构,实现高效教学和管理。

一方面,云计算、AI、大数据、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构建了“腾讯教育智脑”的数字底座,帮助教育管理部门、学校等机构,实现以数据贯穿教学全流程,助力教学全场景数字化的落地。

另一方面,“腾讯教育智脑”以统一身份认证为基础,以场景化教学工具为抓手,以结构化的知识图谱为支撑,支持通过打通硬件设施的边界,以“软硬结合”的方式,助力教学全场景的数字化——让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可测量、可优化。

具体来看,“腾讯教育智脑”能够以统一化身份认证为基础,帮助打破不同教育信息系统之间的壁垒,希望通过数据的全域打通与应用,实现教学的精细化、公平化。

此外,腾讯教育也通过开放生态,联动各界,以教学场景当中各个环节的需求为基础,构建了一整套高效、便捷的教育应用体系,希望针对痛点场景,解决实际问题。

而结构化的知识图谱,则帮助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汤道生提到,通过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结合,腾讯教育希望助力老师完成那些标准化、重复性的教学工作,助力老师从知识点的传递者更多变成学生潜能的激发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科技对于教育的助力,正在迈向对教育效率和品质的‘双项提升’,腾讯教育始终定位于做教育行业升级的‘数字化助手’”,汤道生强调,腾讯教育将持续完善能力,打造开放平台,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建未来教育的数字底座。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行业动态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