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产业新闻
产业新闻

民族非遗课程化:历史的大势所趋

时间:2018/8/17 17:33:54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产业网   阅读:101   评论:0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了人类文明的技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饱含着国人的记忆,承载着人类的智慧和梦想。

    民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受不良思潮的影响,崇洋媚外现象乱相环生,导致一些标志性的中华非物质遗产备受冷落,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华夏文明面临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进行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目前,教育部门尚没有扶持“非遗进校园、入课程”的有关政策和专项经费,再加上经费受限以及与学校协调不便等诸多原因,“非遗进校园、入课程”活动大多成了类似“运动战”的公益行为,要想在校园扎根,还需要社会各界的进一步深入合作

    法律法规为非遗传承保驾护航

    只有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才能加强和完善非遗保护、保存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而制定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公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遗产法》规定,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和中职学校应当开展非遗的研究、教育活动,培养专门人才

    2013年,《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也指出:推进课程改革,提升传承能力。贴近民族特色产业、文化产业岗位实际工作过程,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推进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接。改变单一的传承方式,制定有效的制度化学校教育传承方法,将口传身授的民间民族技艺整理成规范、系统、科学的教学标准和人才培养方案,鼓励学校开发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和校本教材,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传承。

    在此基础上,各地也纷纷行动起来。2017年,《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将代表性项目纳入中小学校本课程,作为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鼓励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进入社区和校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活动。《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送审稿)》称,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代表性传承人可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申报专业技术职称;将非遗教育全面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鼓励和支持在升学中择优录取擅长特定代表性项目的考生。

    民族非遗进校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益之举

    可以说,民族非遗进校园、入课程,是一项保护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开创性举措,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有效途径,更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乡土认同感、责任感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范畴,应纳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之中,注重与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整合,以实现文化育人和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充分挖掘地方非遗项目资源,科学设计非遗教育课程目标,确立非遗教育内容,能够系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其文化自信,激励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立志学习。

    鼓励和支持在升学中择优录取擅长特定代表性项目的考生,这是发挥评价作用的重要举措,必然有利于对非遗项目学有专长的人才脱颖而出。作为一门课程,非遗教育既要注重升学招生的总结性评价,也要重视平时的过程性评价,通过学分制等方式真实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追踪学生的成长轨迹,促进学生学有专长和快乐成长。

    一言以蔽之,非遗教育只有课程化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和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开展的“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旨在促进民族非遗进校园,构建科学系统的基于“主题”的民族非遗传承课程体系;构建非遗传承人、中小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校园移动学习平台和资源平台;建立常态的交流与互动机制,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校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开展师资培训、主题论坛、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从而提升学校的文化传承力,聚合各方资源,共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2018年11月,“民族非遗与课程融合创建工程”启动仪式将如期而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论坛”和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经典案例展”也将同期举办。就让我们共同关注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之中,让民族非遗在我们的携手努力下,绽放光彩,生生不息。


标签:民族 课程 历史 大势 
友情链接
移动新媒体 | 海峡教育网 | 华夏教育网 | 中华教育新闻网 | 教育在线 |
投稿邮箱:418526785@qq.com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声明:网站登载此页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